生活中,不少宝宝总是特别迷恋某件物品,比方说一块小手帕,或者是一件玩具,有的宝宝甚至到了寸步不离的程度,下面就是小编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
西西妈妈两岁的西西最近喜欢一件东西都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个绿色的小渔网。在家时,小渔网不是被西西抓在手上,也必须在她的视线范围之内。出门时,小渔网是必带物品。
最令妈妈感到不解的是,有时候睡到半夜,西西会突然坐起来找渔网,只要将渔网递到她的手上,她倒头又睡着了。由于长时间的抓握,渔网的铁手柄变成了黑色,妈妈担心有损健康,偷偷将小渔网扔掉,西西哭闹了很长时间。
妞妞妈妈:
妞妞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可是她仍然不能放下她的维尼小熊玩具,每天上学都要带着它,即便是写字、做手工的时候,她也要将小熊放在桌子上。如果有其他的小朋友碰了她的玩具,妞妞就会对人家怒目相向。有一次,一个调皮的小朋友将小熊藏了起来,妞妞大哭不止,直到几个老师合力将其找到,妞妞才停止哭泣。
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很多家长脑中自然会冒出一个词——“恋物癖”。事实上,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属于“恋物行为”,这与“恋物癖”有很大的区别:恋物行为是指孩子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一旦离开它,容易哭闹、焦躁不安;“恋物癖”则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患者通过抚弄、嗅、咬或玩弄某物来获取性快感。正常的“恋物”不是病,家长无须过分担心。
那么,在儿童的世界里,为什么会有恋物行为呢?
环境的突然变化不少父母很早就开始训练宝宝在儿童房单独入睡,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另外,家长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在孩子两岁时就将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进行学习,却忽略了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初入新的环境会使孩子出现各种偏异行为,恋物就是其中一种,孩子会设法通过各种感官来安抚自身的情绪需要。
缺失安全感父母忙于工作,现在家庭中的孩子多是由全职保姆或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传统观念的老人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生理发展,而不懂得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经常与父母分离、由动画片陪伴的孩子往往会缺乏安全感,把原本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物品的依恋上。有专家认为:当孩子在需要妈妈而得不到满足时,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从中获得情感的安慰。
身体接触需要
亲子依恋是婴幼儿时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它的表现之一,就是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所谓“皮肤饥渴”,就是说,人存在着身体接触的需要,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更为强烈,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所以,孩子会“恋”上被子、枕头、小熊布偶这些物品。
“恋物”本身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消极影响,而“恋物”的源头——安全感的缺失才是家长必须时刻关注的。宝宝出现“恋物”情结,小编推荐三大妙招,希望能给困惑中的父母提供一些帮助。
1.无条件地拥抱你的孩子
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拍抚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爸爸妈妈要注意了,拥抱和拍抚不是奖赏,不要等孩子画了一幅好画或弹出一首钢琴曲时再去拥抱他。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要拥抱他。经常性地拥抱会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当做他的“精神保险带”。
2.鼓励比惩罚更有效
父母需要耐心地处理孩子的“坚持”。有些父母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如将孩子依恋的玩具扔掉,或是逼迫孩子必须做出改变。这些方式会给予孩子太大的压力,反而会令其养成其他的坏习惯。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极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所以,父母要多给孩子创造与同龄伙伴接触、玩耍和交流的机会。当他发现伙伴没有恋物行为时,他会自然地改正自己的行为。父母还可协助孩子发展多方面的兴趣,鼓励他勇于探索,寻找更美好、更有趣的事物,这对戒除恋物行为也很有帮助。
3养成睡前良好习惯
就算让孩子单独睡儿童房,家长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孩子都会在本能上畏惧噩梦和黑暗,所以硬性将孩子与父母分开,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很多孩子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行为”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唱一首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故事,开亮一盏小灯,等孩子睡着再离开,就比较容易使其对包被、玩具之类的物体“脱瘾”。
爱要大声说出来
父母切记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鼓励和赞美,“你做得真好”、“无论怎么样我们都爱你”,这些话语传递的是:我在乎你,你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无比坚实的安全感。
父母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爱,才是根治孩子“恋物行为”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