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妈妈育儿
  • >
  • 6-12个月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嫉妒心

2017年03月24日

市民李女士发现,近期,女儿开始嫉妒身边的人。主要表现为,对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得宠而愤慨、对觉得比自己优秀的人埋怨、鄙视正在不懈努力的人。李女士表示,虽然她和丈夫一起对女儿的思想做了批评教育工作,但感觉女儿只是在他们面前收敛了,心里却仍有心结。

 

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州聚谛恩(GDN)心理专家谢果文分析,嫉妒是一种很普遍的情感。任何人只要有改善现状的愿望和不愿输给别人的思想,在他的一生中,嫉妒就会不断发生。

 

有调查显示,83%的人承认自己有嫉妒之心,而实际上远不止如此。嫉妒心多伴有虚荣心共存。谢果文表示,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很复杂的,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对嫉妒心理起间接影响作用;


而人格特点及其对内外部因素的认知则是起直接影响作用。谢果文认为,焦虑对嫉妒心理是起直接的影响作用的。此外,当对自己自信时,可以抑制嫉妒情绪的产生,而当对自己不自信时,常常会对那些与己能力、空间等相近却相对成功的人产生嫉妒心理。而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是通过个人评价来对嫉妒起间接作用的。

 

谢果文表示,对于嫉妒心理,人类没有“免疫力”。“当我们产生嫉妒心时,要学着去接受它、正视它、正确引导它,让嫉妒心向推动自己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首先要做到客观认识自己。每人都要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分析他人成功的关键所在,以向他人学习为方法来减少与他人的差距。其次是提高自信。嫉妒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有自信的人,相信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超过他人,可以适度的平息自己的嫉妒心理。

 

此外,还要学会悦纳自己,即真正的爱自己。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要正视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并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现实。能做到这样,嫉妒心理自然就会失去它存在的空间。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改变教养方式。以利于子女成长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子女,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要求自己做起,不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在大环境中,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多给他人一些爱心和理解、帮助,在这样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有嫉妒心理人自然而然会变少。”

 

<转载自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