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小、风险大、成本高……儿童药生产多年来一直受冷遇。然而“冷灶”如今越来越旺,时隔八年,2017版医保药品目录日前出炉,新增91个儿童药品品种,药品目录中明确适用于儿童的药品或剂型多达540个。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儿童药市场前景看似广阔,但研发仍是短板。
2017版医保药品目录日前出炉。对于新版医保目录,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介绍称,药品目录工作方案中提出“调入药品重点考虑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地方乙类调整增加较多的药品以及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职业病特殊用药等”,因此专家组在评审中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对上述药品予以重点考虑,并注重做好与医药领域其他相关政策的衔接。
市场:儿童专用药占比仅1.7%
本报记者留意到,新版目录新增了91个儿童药品品种,药品目录中明确适用于儿童的药品或剂型达到540个,进一步加强了儿童用药保障力度。
受到优待的“特殊人群”不仅仅是儿童,此外新版目录还重点考虑到了重大疾病治疗药物。治疗癌症、重性精神病、血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常用药品基本被纳入了药品目录或谈判药品范围。
儿童药匮乏到何种程度?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60多种,占总数的1.7%。同时,不合理用药比例高达12%~32%,儿童成为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
相形之下儿童药产业有多寡淡?在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单一主营儿童药生产和销售的仅有“一枝独秀”康芝药业,其余近20家上市公司通常是卖成人药同时,捎带兼卖儿童药。
“二孩潮”被研报认为的确会带来一片蓝海,此前有预估认为我国每年将新增100万~200万新生儿,这个数字将直接刺激儿童药“蛋糕”快速变大。而新版医保目录又给正在启动的儿童药产业添了一把火。
短板:
成人药改一改就算儿童药?
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掘金儿童药领域,王老吉药业对外宣称全面进军儿童药市场、主营成人注射剂和化学片剂的誉衡药业也表示进军儿童大健康领域、以中成药为主营业务的葵花药业此前也成立子公司专注儿童药市场独立运作。然而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虽然前景美好,但目前依然存在不少现实问题,如用药习惯需要纠正,产品缺乏研发,或指望成人产品“改一改”的思路仍在。
“此前曝光叫停了一款治疗黄疸的注射液,其被要求修改说明书,标注‘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而另一款被誉为‘退黄神药’的口服液,味道苦不堪言,让新生儿每日吞服非常不人性化。”一位新手父亲告诉本报记者,对比日本的儿童药产品可以发现,我国儿童药从外包装到味道等各方面都被全面“碾压”,制药者往往欠缺考虑幼儿患者的用药感受和安全。
本报记者发现,目前儿科开出的不少药物依然是成人片剂自行碾磨、分食的“套路”,即使针对新生儿,也要求每次碾分几分之一的剂量服用,不少父母反映手工碾磨很难分匀,而且“既不卫生又不安全”。
为何儿童药在剂型方面如此短缺?有业内人士透露:“还是成本高、用量少在作祟。”其表示,成人药覆盖人群广,而儿童药则需要将片剂一分再分,推高了生产成本而覆盖人群相对很窄,所以很多药企都自动放弃赚这一笔“辛苦钱”。
还有部分药企认为儿童药只需要在成人产品基础上“改一改”就可以投入市场,忽略了产品的独立研发,而这正是目前成人药生产企业转攻儿童药市场的短板所在。
“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其服药量、不良反应等都与成人有天壤之别,如果简单粗暴地制药,生产出来的药物很可能含金量低还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曝出重大风险,可能面临从此禁用。”业内人士认为,从海淘日本药热潮就可看出,真正科学研发的人性化好药,家长是愿意为之买单的。
转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