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妈妈育儿
  • >
  • 1-3岁

不上火的奶粉只是一个忽悠人的伪概念

2016年11月16日

 “奶粉上火”本来就是利用消费者的错误认知而渲染炒作的伪概念——如果孩子出现了那些传说中的“上火症状”,所谓“不上火的奶粉”无能为力,“奶粉伴侣”也无能为力。

“不上火的奶粉”?那只是一个忽悠中国人的伪概念!

虽然“母乳喂养最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因为种种原因,配方奶粉还是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华人父母中,盛传着“奶粉喂养容易上火”的说法,于是各种宣称“不上火”的奶粉也就大行其道,对“宁可信其有”的广大妈妈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最近,在欧洲工作的某知名科普作者在网上吐槽:在国外,厂家一般不会宣传奶粉不上火,但到了华人圈里,甚至某些代购的嘴里,这些奶粉突然就又具备了不上火的特点。

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刻薄,但的确是事实。“上火”是个只存在于华人群体的一个概念,因此国外的婴儿奶粉厂家也从不宣称“不上火”的营销点。其实,妈妈们所说的“某某奶粉不上火”并不是源于奶粉厂家,而是他们自己凭空赋予的。

“上火”在中医里也没有这个说法

在现代医学中并没有“上火”这个概念,据中医专业人士说,在中医典籍中也没有这个说法,因此,它基本上只是一个“民间概念”——不同的人所描述的症状各不相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说,大家习惯性的把各种不适的症状都称为“上火”。

各种常见的“上火症状”的产生原因相差迥异,比如食物过敏、维生素缺乏都可以引起。

婴儿配方奶粉是为了能够满足婴儿所有营养需求的食品,因此,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不会缺乏任何一种营养成分,自然也不缺乏维生素。婴儿不大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而导致 “上火”。

食物过敏在婴儿群体中比较常见。有相当一部分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所以基于牛奶的配方奶粉就可能让这些婴儿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这些症状,也经常被认为是“上火”。

其实,这种过敏,在有些母乳喂养的孩子中都可能出现。当母亲吃了奶制品之后,可能会有一些牛奶蛋白并没有彻底消化成氨基酸,从而是以多肽的形式进入到了母乳中。如果孩子对牛奶蛋白过敏,而那些来自牛奶的多肽正好是过敏原,也就可能出现“母乳过敏”的现象。对于这种过敏导致的“上火”,目前也有成熟的解决方法:深度水解的配方奶粉,其中的牛奶蛋白被深度水解,过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果深度水解都还不够,还可以采用氨基酸奶粉。

婴儿出现的各种不适常被归于“奶粉上火”

还有一些人所说的“上火”其实是“不易消化”和“消化不良”。

其实,婴儿奶粉的任何一种成分都不存在不易消化的问题。通常说酪蛋白不如乳清蛋白容易消化,实际上只是消化速度慢一些,并不是消化困难。在中国的婴儿奶粉国家标准中,也对于乳清蛋白的比例做了限定,所以国内的某些奶粉可能比国外的品牌消化速度还要快一些。

实际上,目前做过的配方奶粉喂养和母乳喂养的对比研究,比较明确的一个差别是: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体重增加更快。通常认为,这是因为婴儿吸食奶瓶比母亲的乳头要更轻松,所以更容易吃多。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配方奶粉的消化,并不是问题。

不过,配方奶粉只是在营养供给上接近母乳,二者之间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很多妈妈所说的“不易消化”一般是指:与母乳喂养的婴儿相比,食用配方奶粉的婴儿其大便的颜色更深,硬度更高,气味也更臭。其实只要不出现便秘,这种差别完全不值得纠结。

婴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接受包括新食物在内的新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人们总是倾向于把这些症状归结于“吃了什么”或者“没吃什么”上去。比如便秘,其实母乳喂养的孩子也可能出现。而有一些父母,在冲配奶粉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少加水,认为这样可以给孩子“更多营养”。殊不知这可能是导致便秘的原因,而往往就被归结于“奶粉上火”了。


等到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在尝试各种新食物的过程中,过敏和不耐受,更是很容易碰到的现象。对于同时喂配方奶的孩子,这些尝试新食物所遇到的不适,也往往归咎于“奶粉上火”。

在中国,有太多的妈妈们相信“奶粉上火”了,所以凭空宣称“不上火”的奶粉厂家也可以大行其道。此外,还有许多“奶粉伴侣”,宣称“不是奶粉,而是针对宝宝喝奶粉容易上火、消化不良现象,科学搭配消食植物精华和高效益生元,并添加DHA、牛磺酸等聪明营养成分精研制出全新一代健康好伴侣”。

需要强调的是,“奶粉上火”本来就是利用消费者的错误认知而渲染炒作的伪概念——如果孩子出现了那些传说中的“上火症状”,所谓“不上火的奶粉”无能为力,“奶粉伴侣”也无能为力。父母们,需要的是客观理性地分析原因,或者求助医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指望这些营销噱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是获得“花钱买心安”的心理安慰而已。